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年的味道

儿时的年,的确有很多回忆是和“味道”息息相关的。它和记忆融化在一起,根植于回忆深处:一闻到某种气味,就有过年的感觉;一想到过年,就能闻到儿时的味道。

首先是鞭炮的烟火味。儿时的记忆中,听到鞭炮声,感觉年就要到了。能软磨硬泡的缠着父母给买一包100响的鞭炮,在小伙伴中就是富人一般的存在。把鞭炮一个个拆下来,一次只装兜里5个。约着小伙伴,一起去放,因为快乐必须要跟人分享,是大人告诉我们的;其实我们更多是想显摆显摆。常做的优秀有两种。一种是用手指捏住鞭炮的尾巴,用香点燃,比赛谁最晚扔出去。现在想来,这个活技术含量挺高的。扔晚了,就炸着手;扔早了,不够刺激。第二种玩法是找个破铝水瓢(因为别的材质的不耐炸),然后各自把自己的鞭炮放下面,然后比赛看谁的炮仗有劲,把瓢炸的高。

最令人难忘的时刻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膀下午就开始忙活水饺,然后不到4点,就开始比赛“强早”,好像谁放的早明年谁的收成就好。我们小孩更关心的是谁家放的多,谁家的肯响,谁家的炮仗有哑炮。于是一听到有人放,就开始三五成群的去看,看着看着,全村的小男孩都聚在一起。随着鞭炮声由密到稀,围拢的圈子也越来越小。最后一个炮仗皮刚落地,孩子们就轰地一声加入到哑炮寻宝大作战之中。里面当然少不了我。记得有一年,在邻居家门前奋力抢得了一个哑炮,刚放在手里,就听“砰”一声,延迟爆炸!因为这个个头小,小手还能承受得住。父亲拉着我的手,一边往家走,一边叮嘱我别再抢了。我一边用小脏手抹眼泪,一边将父亲的话记在心里。直到走到自家门前,哦,该我们放鞭炮了!

接着是炸菜的香味。像每一位70后的记忆一样,小时候家里的食品供应只有在过年时才是敞开供应的。还记得已到冬天,娘总是用大豆、花生和大白菜炖一锅咸菜。每天吃饭时,盛上一碗,就是全家的下饭菜。我和姐姐总是抢那几粒屈指可数的花生米,经常被父亲训斥。儿时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就是早晨还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就能吃上热乎乎的刚炸的油条!年二十九就开始进入大炸特炸的时刻:一般都有必备的手工磨出的绿豆丸子,大量的豆腐(因为相对便宜,也比较好配菜),少量的鱼,更少量的胸肉(或者应该叫精肉)。

一般是起早就开始准备各种食材,该腌制的腌制,该调和的调和。当然绿豆丸子的面都是提前一天就得磨出来;而全村人在支磨的人家里排着长长的队,拉着长长的呱,则又是一道不可磨灭的记忆。料都备好,火烧得烫人,油在锅里吱吱作响,一切就绪,开炸!一个个圆滚滚的绿豆丸子跳进锅里,激起一片片油花。瞬间颜色就由绿变浅黄,空气中瞬时就弥漫着特有的诱人的芬芳!狠狠地闻上一口,再闻上一口!嗯,真香!也不管手里是刚放下柴火,还是刚拾掇完配料,也不管烫不烫嘴,先拿起一个刚出锅的丸子,在手里一边倒来倒去,一边不停地哈气,终于可以一饱口福喽!半个丸子入口,蔬菜香,油香,真香!中午饭就是刚蒸好热腾腾的馒头,糖包子,油卷子和同样热腾腾的炸菜,就像现在的啤酒炸鸡,堪称绝配!趁热吃完这饱饱的一顿后,下次见炸菜的面得等到年后了。只有等到来亲戚的时候,才能再吃上炸菜。炸鱼和炸绿豆丸子在油里再热一热,就可以当个下酒的盘子。炸豆腐和炸肉和白菜一顿,就成了久负盛名红遍大江南北的“过年菜”。

还有赶年集的土腥味。过去的赶集,只有年集是全家都会喜笑颜开的时候。因为大家都能得到自己辛苦一年的期盼:一人一身的新衣服,平时难得吃上的各种肉食,可以吃个不停的零食。可对于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来说,这都不是什么。被迫跟着父母试好衣服后,再攥着经过反复讨价还价得来的零花钱,就可以逃离父母的视野,去和小伙伴们一起耍起来了。就像事先约好的一样,鞭炮市就成为我们的集合地点。我们会逐一地对各家买鞭炮的货色进行评议,谁家的大,谁家的响,谁家的炮仗皮好看,并记下各家都有哪些别人没有的烟火。心急的小伙伴可能很快就发现钱都换成了炮仗,只有那些老成持重的才会在货比三家后买那些最好的。因为年集的规模要远大于平时,因此乡镇驻地凡是有空能盛人的地方都临时开辟成各种市。而炮仗市因为要现场演练效果,被安排在了平时最荒凉的地方,而这时却成为人气最旺的地方。

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结果就是尘土飞扬。但谁会在意呢?平时也习惯了到处是土尘的感觉。除了炮仗市,我们小孩常去的还有服装市。我们不是去看衣服,而是去挤人。平时虽然相隔的也不远,但彼此上学也好,务工也好,不同村子的年轻人很少有接触的机会。年集就成了当时最大的青年社交平台。经常在挤来挤去中,就埋下了日后的因缘。在满口的土味中,一群半大小子挤过来,转眼又挤了过来。落了一地的眉目传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年味不再是落后的低水平的象征:鞭炮声音污染,烟尘污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炸菜不再是酒席上的保留曲目,现在青菜比肉食都贵,问题是青菜每顿断不了,肉食不能当饭吃;乡村都进行了道路硬化,最低也是水泥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寄托。年味的变更折射生活的美好,让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营造新时代的年味!

另外,在当前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我们也要相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采取新方法,居家迎新年。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落地,视频直播等各种应用使得“天涯若比邻”成为了现实。我们国年的理念也要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度到“只要咱平安,在哪都是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